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對外交流
其實安裝空調沒有什么可比較的,小編家里也曾安裝過空調,師傅高層作業,栓一根繩子幾個人拉著就在十幾層的樓上施工,掙得都是辛苦錢。今天咱們換個角度看看德國工人是怎么安裝空調的,的確和咱們不一樣!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亮點還是很多的,畢竟咱們安裝空調都是搶時間的,德國工人相對來說用的時間較為多些,工具也多:內機臨時支撐,力矩板手,外管保護套,外機墊子。確實漂亮。
你知道嗎?其實Made in Germany也經歷了極其漫長的發展過程。德國人曾經被恥笑為“精神散漫”的民族,他們也經歷過步履維艱的“山寨階段”,甚至,他們的產品都要打上屈辱的符號“Made in Germany”。如今,德國制造已經是品質的象征,是先進的標簽?! ∧敲?,德國是如何華麗轉身,成為世界工業品質的代表? 十個關鍵詞 弗里德里?!だ钏固亍 「ダ锏吕锵!だ钏固兀℅eorg 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國著名經濟學家。1841年(那會中國正經受鴉片戰爭),他的一句話轟動全德:“當一個人已登上了高峰,就會把他使用過的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著爬上來!” 19世紀前期的德國,民族工業脆弱。歐洲霸主英國以亞當·斯密自由貿易論強勢開道,試圖用看不見的手,陰謀掌控德國經濟。對此,李斯特一針見血地指出,自由貿易保護的是英國利益,德國要擺脫被先進國掠奪的命運,必須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工業化強國之路?! O.2 德皇威廉一世與俾斯麥 位于萊茵河和摩澤爾河交界處的德意志之角,這里聳立著帝國首任皇帝威廉一世(1797-1888,1871年就任德意志帝國任皇帝,那時中國是清朝咸豐當政)的雕像?! ≌沁@位皇帝,和他的鐵血宰相俾斯麥(1815-1898,1871-1890年任德意志帝國宰相),用政策和法律,為德國工業趕超英國開辟了道路。這個時期的德國,進行了軍事改革,健全普魯士軍制,完成德意志統一?! ×硗膺€頒布了《疾病社會保險法》、《工傷事故保險法》、《老年和殘障社會保險法》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社會福利體系,有力地緩和了社會矛盾,推動了國家工業的發展?! O.3 創業大潮 今天我們熟知的很多德國著名的企業和品牌,如蒂森克虜伯、西門子、博世、漢高、拜耳、奔馳等都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左右),次世界大戰(1914-1918)之前誕生的?! ∫粓鋈缁鹑巛钡娜駝摌I大潮在當時的德意志可謂是空前絕后,越來越多的家族企業以及現在人們口中的“隱形”企業都是在當時發展起來的。集企業家、科學家和工程師于一身的優秀人才大量涌現,他們支撐起了德意志工業的天空。那樣一個大的創業時代,其影響力足以跨越百年! NO.4 魯爾區 舊煤礦改造而成的魯爾博物館,見證了魯爾區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成功轉型。魯爾區形成于19世紀中葉,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工業地域,當時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也在戰后西德經濟恢復和經濟騰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魯爾區的興起、發展和衰落,再到如今的轉型,可謂是德國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O.5 隱形 赫爾曼·西蒙,“隱形之父”,他提出的“隱形”概念正是德國經濟和工業真正的基石?!半[形”遍布德國的城市和鄉村,他們占有著很高的市場份額,有著獨特的競爭策略,往往在某一個細分的市場中進行著專心致志的耕耘,直到成就全球行業內的“獨尊地位”?! ≡凇半[形”中,大部分企業因為不與終端消費者產生直接聯系,而常常不為人所知。但是在其客戶眼中,卻享有至高無上的聲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O.6 家族傳承 在德國的制造業以及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中,家族企業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聡詮姶?,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德國的家族企業,德國經濟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由家族企業撐起來的,因為超過九成的德國企業都是家族企業?! ∪f般手藝千種訣竅,皆是靠著這種天然的體系傳承至今。象蒂森克虜伯、西門子、博世、漢高、拜耳、奔馳、福斯、阿迪達斯等都是以家族名字命名的! NO.7 工匠精神 德國工匠精神歷經數百年培育與積淀,即使在機械復制時代也并未斷流枯竭,反而靜水流深。早在中世紀,德國就有了“工匠”的職業,那些技藝高超的手工業者,被稱為“師傅”?! ∮捎诨浇痰挠绊?,這些手工業者視自己的職業為上帝授予的天職,做好自己的營生不僅是為了賺錢,還是對上帝很好的侍奉?! ≡谶@種強烈責任的感召下,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高度關注,終生奉獻,追求完美。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O.8 雙軌制教育 雙軌制教育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學生一半時間在校學習,一半時間在企業實習。這種教育體系可以讓學生學習聯系實際,在學習期間同時獲得工作經歷?! ∽罱K,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所體現出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可以使企業根據自身需要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確保較高的學員聘用率?! ≡谝云髽I實踐實習為主,學校理論學習為輔的雙軌制教育之下,學生畢業時就成了技能嫻熟的專業工作者并能立即為企業所用。年輕人得到工作,企業得到合格的雇員,勞動力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O.9 技術創新體系 政府資助、協會管理的研發機構填補了中小企業沒有獨立研發能力的空白。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企業可以共同贊助研發機構的科研項目,而研發機構則負責把很新的技術通過研發、實驗,很后形成成熟產品,進入企業的生產環節?! ∽鳛榛貓?,研究成果由研發機構和贊助企業共同分享。這種模式的出現,不僅助推了德國工業的百年發展,也形成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德國工業界,一家獨大的企業屈指可數,幾千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具有領軍能力的中小型企業,構成了德國工業的脊梁?! ? 標準化和質量認證體系 動圖 1918年3月,德國標準化協會制定并發布了個德國工業標準,此后每年都會發布不同領域的行業標準,至今,他們制定的標準已經涉及建筑工程、采礦、冶金、化工、電工、安全技術、環境保護、衛生、消防、運輸、家政等各個領域,上千個行業標準中,約80%被歐洲及世界各國采用。
真正的快,不是拔腿就跑,而是選好跑鞋、系好鞋帶、看準方向、計算節拍、一氣呵成。真正的快,不是草草了事,而是一板一眼、有張有度、成果可再現?! ∞D眼間來到徐工歐洲采購中心已經三個月了。在適應新工作環境的同時,也在感悟著德國同事的工作風格?! ∨c德國同事工作的感覺:慢! 德國同事工作的一個口頭禪:not that hurry 凡事都不會催?! Ρ鹊聡露?,中國的同事則更多的會問:什么時候可以給我?能不能再快點?所以我剛從國內過來的時候,很是不適應?! ∪欢涍^三個月的了解,我發現德國同事的高效率同樣也讓人驚奇。這個時候,我就會想,為什么德國人工作這么慢,但是效率又這么高呢?為什么自己在國內的工作狀態熱火朝天,卻還是忙碌不已呢?這個中間的差異體現在哪里呢? 1、歐洲公司均采用郵件辦公 郵件辦公可以讓每個員工按部就班,逐個處理,同時郵件可以分類整理存檔,每個事情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 鴥绒k公則更注重使用電話、QQ、微信等工具,手段多樣化、綜合化,速度很快,響應也快。但是造成的一個問題是,后期如果想要追蹤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則無從下手?! ?、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中間過程保證連貫 德國同事在處理事務時,要求對細枝末節一次到位,而且中間要求不能被打擾,不能被中斷。這也是預約這個習慣在德國特別流行的原因?! 《鴩鴥鹊霓k公習慣,經常是事情A做到一半,事情B就來了,事情B剛準備開始,事情C又來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國內同事一天做了100件事,可能成功了10件;而德國同事一天做了20件事,但是成功了20件?! ?、工具化思維 德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工具化思維深深的印刻在每個人的工作思路中?! ∥覀兘佑|的德國科研員,他們在做測試的時候,經常是自己先把一套測試思路和測試軟件編輯出來,然后論證了這個工具后,再用這個工具去快速地測試數據。而國內技術人員更多的是找到機器就開始收集數據,收集完了數據再想辦法分析,很后得出結論。這樣一次的工作,德國人是慢的;但是如果測試十次,德國人和國內人員效率開始相當;如果測試一千次,德國人的效率開始大幅度提升?! ⊥瑯拥?,他們的各個職能的員工,在開始工作之前,都會花一段較長的時間,設計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模式、一套軟件包、一套方案、一套習慣。然后后面的工作,就是用這個做出來的工具箱,一遍遍地開展工作?! 》催^來再思考一下,快和慢的問題?! ∫粋€人、一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國家,都需要對快和慢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嬲目?,不是拔腿就跑,而是選好跑鞋、系好鞋帶、看準方向、計算節拍、一氣呵成。真正的快,不是草草了事,而是一板一眼、有張有度、成果可再現?! ”疚膩碓从诰W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親臨德國工廠,體驗工業4.0究竟有多神奇! 前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在探討德國的“工業4.0”,其實這個問題可以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它關系到未來世界的主導者的問題,德國、美國、中國,分布遇到了什么機遇和挑戰?誰最有可能掌控世界,完全可以從這里開始說起?! ∠日f說德國,“工業4.0”確實已上升為德國的戰略,但就連德國業界都有300多種對于“工業4.0”的不同闡述,這說明嶄新的事物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定義,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所以耳聞為虛,眼見為實,要想在工業4.0方面有發言權,必須親自去德國的一線工廠深度學習、一窺尊容,下面我們就跟隨一名親身德國的《環球》雜志記者的經歷一邊學習一邊探討。一、未來工廠——“機器”有了靈魂,它能讀懂“產品” 位于巴伐利亞州東北小鎮上的西門子安貝格電子制造廠,雖然只有三座外觀簡樸的廠房,卻被譽為德國“工業4.0”模范工廠,它是未來德國工業的一個縮影?! “藏惛駬碛袣W洲很先進的數字化生產平臺。工廠主要生產PLC和其他工業自動化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無論元件、半成品還是待交付的產品,均有各自編碼,在電路板安裝上生產線之后,可全程自動確定每道工序;生產的每個流程,包括焊接、裝配或物流包裝等,一切過程數據也都記錄在案可供追溯; 更重要的是:在一條流水線上,可通過預先設置控制程序,自動裝配不同元件,流水生產出各具特性的產品?! ∮捎凇爱a品”與“機器”實現了“溝通”,整個生產過程都為實現IT控制進行了優化,生產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處理,主要是數據檢測和記錄;工廠每年生產元件30億個,每秒鐘可生產出一個產品,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對所有元件及工序進行實時監測和處理,工廠可做到24小時內為客戶供貨?! 〈送?,由于實時監測并挖掘分析質量數據,次品率大大降低。工廠負責人卡爾·比特納說,該廠質量合格率高達99.9988%,“全球沒有任何一家同類工廠可以實現如此低的次品率”?! 《?、自動化中心——機器也會自我更新 離開安貝格,我記者來到德國北部的雷蒙哥,這里是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院工業自動化應用中心,專門為企業研發并生產推動“工業4.0”所需的設備和解決方案。請加微信號:robotinfo 為工業智能化而努力 “傳統工業時代下,如果更換一臺流水機器的設備往往需要數天。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幾分鐘。中心負責人尤爾根·雅思博奈特說。這是因為在傳統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先把新的部件手動連接到工作環境,然后再去調整生產線上的控制裝置。就像幾十年前使用電腦工作時一樣?!澳菚r,每個新部件都需要一張帶有驅動程序的軟盤,安裝之后經常與計算機上的其他部件發生沖突,以至于用戶不得不手工進行調整?!薄 《F在USB的出現讓一切變得簡單和輕松。我們只需把新裝置插到計算機上即可?!凹床寮从谩背蔀檫@一技術進步的生動描述?,F在,工業4.0的專家們用“即插即生產”來指設備和系統的順暢配置,就像雷蒙哥公司的場景一樣。就像電腦一樣,未來的部件會自發地與工作環境相連接,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現有控制系統當中。
奧迪一直將科技作為產品的賣點,這一次奧迪將科技發揮到了,為我們描繪出一座未來汽車工廠——奧迪智能工廠在這座工廠中,我們熟悉的生產線消失不見,零件運輸由自動駕駛小車甚至是無人機完成,3D打印技術也得到普及……這樣一座顛覆傳統的汽車工廠都有哪些黑科技?先點擊下方視頻觀看▼再看詳細介紹一
“2015陸家嘴論壇”上,漢德工業促進資本集團蔡洪平就“工業促進資本”的問題時提出,中國目前還談不上工業4.0,現在3.0都還不具備,我們只有2.0,還是半自動化的時代,中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是誰造成中國的工業科技遠不如德國?他認為我們對于創新的支持不能僅停留在資金層面,目前資本市場的過度推動反而殘害了工業心。我們國家的錢太多,但我們真正缺少的是"安靜的心"。在投行界,蔡洪平被冠以“首富園丁”、“中國民營海外上市之父”的稱號。在2015陸家嘴論壇上,人們都在討論股票、金融、宏觀經濟的時候,6月27日下午的“金融創新支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發展”專題論壇上,漢德工業促進資本集團執行主席蔡洪平卻談到了“安靜的心”?!爸袊钡牟皇清X,我們國家的錢太多,我認為缺的是安靜的心?!睘槭裁慈狈Α鞍察o的心”?蔡洪平將矛頭直指眼下中國的資本市場。他說:“在這樣的資本市場推動下來還有誰安心做技術?趕快上新三板吧,上了以后幾百萬就來了。這種心態把整個工業心給殘害了?!笨床欢笆心懧省蹦壳拔覀兪侵械轮g個做跨境投資的,主要是投德國的企業,主要讓他們發展,到中國來落地。我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做廣告,跟歷屆陸家嘴論壇相比,今年的講話要小心一點,不能真話說的太多,第二確實很多不懂的事發生了。我做了20年投資銀行家,到今天為止很多現象看不懂,昨天會場上也被批判,我們都講估值、講市盈率、市銷售率,都有國際上成熟的規則。他們說老蔡你太老了,太落后了,現在我們都講“市夢率”,上個禮拜告訴我叫“市膽率”,所以我不懂了。我還是老老實實,不要多談金融創新的事,不懂的現象讓它發展吧??傆腥藭斫?、總有人會買單,總有人會付出代價,總有人會得到很好的教育。我相信估值還是很重要的。這里談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我認為這是應該的?,F在各個平臺、政府、社會都在支持創新,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也提出來不能過度地把金融支持創新停留在資金層面,我去了一家A股公司兩次,那家公司股票漲停。說工業4.0來了,老蔡來了。我一看股票市場,真的漲停了。我認為我們目前所謂的創新支持也好,不能停留在資金停留,也不能停留在輿論炒作層面,還是要實打實看看我們的技術、我們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我們談不上4.0。3.0還不具備,我們只有2.0,還是半自動化的時代。我自己做了兩三個月的調查研究,在德國、在中國反復看,我們的差距真不小。個差距,原發性的科研技術創新少,很多媒體發布的研發創新,大部分都停留在科研院所或者美國回來的同學有這個點子了,有了一個發明創造。但是
世事間總是默契不斷,值德國發明達人卡爾·德萊斯(Karl Drais)發明自行車 200年之際,共享單車在中國風靡一時。上下班高峰,一輛輛各色共享單車組成的騎行大軍是城市一景。 德國版共享單車早在2001年,德國聯邦鐵路(DB)就在慕尼黑引入了一套自行車共享系統,叫做“Call a Bike“。后來這一共享單車的服務擴展到了德國的7個城市,柏林市內就有1650輛這種銀紅相間的自行車供注冊用戶使用。當然,你也許覺得這與如今中國的共享單車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畢竟當時會受到技術方面的諸多限制。想要使用共享單車的人需要打電話獲悉最近的單車位置及解鎖單車。計費方式是8歐分/
日前,德國制造和電子公司西門子剛剛宣布成功地完成了對其新的3D打印燃氣渦輪機葉片的發動機測試,測試速度為13000轉/分,溫度則超過了1250攝氏度。西門子成功完成對完全采用增材制造(也稱“3D打印”)技術生產的燃氣輪機葉片的首次滿負荷核心機試驗,實現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可能是工業增材制造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西門子在發動機滿負荷狀態下成功驗證了多個采用傳統設計的增材制造渦輪機葉片。這意味著該葉片的測試轉速達到每分鐘13,000轉,測試溫度超過攝氏1,250度。此外,西門子還測試了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經全面改良內部冷卻結構的新葉片。據了解,新3D打印葉片采用了一個創新性的、用先進的CAD軟件設計的內部冷卻結構,由Materials Solutions公司制造。Materials Solutions是一家英國增材制造公司,于2016年8月被西門子收購,它位于英國伍斯特地區,專門生產透平機械高溫應用的高性能部件。對透平機械設備來說,精度、表面光潔度和材料質量對確保部件的運行性能至關重要。上述試驗在位于英國林肯的西門子工業燃氣輪機廠的測試裝置上進行。在18個月的時間內,西門子工程師和Materials Solutions的增材制造專家完成了整個開發過程,從葉片設計和AM(增材制造)材料開發到新的模擬技術的開發和質量控制的執行。這些葉片安裝在13兆瓦(MW)的西門子SGT-400工業燃氣輪機上。該增材制造輪機葉片利用多晶鎳超合金粉末制造,能夠耐受高壓、高溫和燃氣輪機的高速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在滿負荷核心機試驗中,這些燃氣輪機葉片運行速度超過1,600公里/小時,受力高達11噸(相當于倫敦一輛滿載公交車的重量)。這些葉片被攝氏1,250度的氣體包圍,然后利用超過攝氏400度的空氣冷卻。在林肯工廠測試的先進葉片設計改進了冷卻性能,可以提高西門子燃氣輪機的總體效率。除了能實現復雜的內部冷卻系統外,增材制造技術也縮短了每個葉片的生產時間。該技術將原型開發的前置時間減少了90%,由于這樣的效率和測試的成功,西門子打算繼續使用Materials Solutions的3D打印設施和專業知識來改進其渦輪機系統。▼視頻:西門子3D打印西門子在材料科學、自動化、制造等關鍵領域擁有廣博的知識和工藝專長,因此西門子在塑造3D打印行業的未來方面擁有巨大優勢。下一步將是成功完成高級葉片設計測試,以充分挖掘增材制造的潛力。西門子正在研發僅能借助增材制造技術實現的獨特燃氣輪機設計,擴大增材制造輪機設備的批量生產。立足西門子在能源市場逾百年的經驗,西門子有能力將新設計可能性轉化為面向客戶的具體解決方案。來源:國際金屬在線(ID:jianyanzaixian)
日新月異的德國先進機器人是否會搶了工人飯碗?最牛的德國鐵路他們又出了什么高科技,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轉自:德國工業
在 2013 年漢諾威工業設計博覽會上,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提出了「工業 4.0」概念,也就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此概念一經提出就在歐洲乃至全球工業領域引起了極大反響,并獲得諸多認同,而類似西門子這樣的老牌企業也是此概念的推動者和實踐者??梢?,德國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地位依舊占據著主導。從風靡百年的「包豪斯」到如今的「工業 4.0」,不論是狹義的工業設計概念,還是廣義的產業理論,整個人類的工業發展都少不了德國的濃重之筆。許多人說現在的德國開始了制造業回歸的現象,即「再工業化」,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工業設計又將在德國扮演怎樣的角色,從這 12 位工業設計師開始了解德國工業設計的歷史及現狀。 1、彼得·貝倫斯 彼得·貝倫斯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人物,活躍于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同時也被譽為「位現代藝術設計師」,知名的建筑大師格羅皮烏斯,即包豪斯學校的創始人,早期也曾在他的工作室工作。在 1904 年參與德國工業同盟的前期組織工作,1907 年,在穆特修斯的倡導下德國工業同盟正式成立。在其努力下,德國工業同盟提出「工業產品的優質化」,并努力將藝術融入工業。后來他受聘于德國通用電氣公司,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設計師。電風扇這款臺式電風扇設計于 1908 年,簡約的造型,極具實用性,即使過了百年,在今天我們看到的大多臺式電扇也是同樣的造型設計。 電壺
Copyright? 2013-2023 天津西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400-9619-005 傳真:+86-22-27239092 聯系人:余子豪 +86-13132556233 郵箱:sales@e-xina.com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235號河川大廈A座22D
津公網安備12010102000946號 | 津ICP備13001985號-1
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我們